染成深色的布。甚至出现了彩色棉花,多种颜色,不过不鲜艳,看起来灰扑扑的。
农作物品种的选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,不有意进行培育,经历时间漫长。草棉从西域引种到襄邓一带,气候和地理条件发生了许多变化,必须进行重新选育。杜中宵原以为,只要按照平常方法,很快就可以大规模推广,甚至营田务发展起种植业来,现在看来过于乐观了。没有十年八年的时间,不大可能得到适合当地种植的品种。纺织业一时没有指望,只能先种着,到了冬天做棉袄也是好的,慢慢选种。
襄州、邓州到汝州和许州一带,是气候南北过渡带,中间没有高山阻隔,变化平稳,天然适合各种地理、气候条件下植物品种的培育。不只是棉花,营田务统一组织,选了许多作物品种,在特设的试验田里培育。数年之后,将会有大量优良品种出现,甚至会改变从中原到荆湖的种植格局。
这种事情,一靠持续不懈地努力,还要靠一定的运气。运气好了,一两年就能得到性状优良且遗传稳定的良种,运气不好,几十年也有可能。但这么多作物同时选种,可以肯定的是,十几年后会有一个良种的集中爆发期。有多少在杜中宵任期内出来,那就难说得很了。